白苔中心变黄,是表邪未罢,传里化热之象。若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停胸,除有表证外尚可见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苔白中黄而粘腻,宜五苓散加益元散治疗(见《伤寒金镜录》)。
古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为该院低等医官,位处同监之上、提点之下。参见御药院条。
出《颅囟经》。即疳。详疳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水胡满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肠澼(痢疾古称)所致的便血。《脾胃论·肠澼下血论》:“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泒,如桶涌出也。”详痢疾、血痢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仲理。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因母病钻研医学,深有造诣。著有《医术地理》、《拨沙图》。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蒲桃,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鱼鳖金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吉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