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星毛蕨

星毛蕨

药材名称星毛蕨

拼音Xīnɡ Máo Jué

英文名Prolific Ampelopteris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星毛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teris prolifera (Retz.) Copel[Hemionitis prolifera Ret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株攀援,高50-170cm。根茎横生,木质,疏被黄褐色、披针形鳞片,顶端短尖,全缘,外面有星状分枝纤毛。叶簇生或近生;叶柄长15-20cm,禾秆色,有光泽,基部暗棕色而稍膨大,疏被鳞片,向上光滑,上面与叶轴有浅沟及棱;叶片坚草质或纸质,长圆状阔披针形,长30-150cm或更长,宽10-20cm,一回羽状,叶片为无限生长,即羽片腋间生出鳞芽,由此分枝,这些分枝形体较小而不生孢子囊群,叶轴的先端着地生根,形成新植株,行无性繁殖;羽片7-9对,互生,平展,披针形,近无柄,长4-14cm,宽1-1.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截形或稍呈心脏形,边缘波状或有钝齿,下部的羽片近对生而最长,上部的渐缩短,最上的变为耳形;叶片近无毛或下面有灰白色针状毛;叶轴及羽轴上面的狭沟两侧有短毛;羽轴及中脉下面隆起;叶脉羽状,侧脉6-9对,上部2-3对分离并伸达叶边,其余的连接成斜方形网眼,外行小脉曲折。孢子囊群幼时为圆形或长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沿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成熟时常汇合满布于羽片背面;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000m的河岩溪边,常攀援于密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辛;凉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胃炎;痢疾;淋浊;风湿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胃炎、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埋博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埋博树药材名称埋博树别名埋哥当牧[傣语]来源壳斗科埋博树Quercus kerrii Craib,以树皮、壳斗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

  • 马桑树皮

    药材名称马桑树皮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

  • 丝茅七

    药材名称丝茅七拼音Sī Máo Qī别名鸦葱、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倒扎花、条参、水防风、仙茅参、猪尾巴、羊奶子、水风、独脚茅草、黄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通天草

    《中药大辞典》:通天草药材名称通天草拼音Tōnɡ Tiān Cǎo别名荸荠梗(《饮片新参》),地栗梗、荸荠苗(《苏州本产药材》)。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上茎。7~8月间,将茎割下,晒

  • 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蘑菇药材名称蘑菇拼音Mó Gu别名双孢蘑菇、洋蘑菇、洋蕈、洋菌、洋茸、西洋草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

  • 臭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牡丹药材名称臭牡丹拼音Chòu Mǔ Dān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

  • 高粱泡

    药材名称高粱泡拼音Gāo Liɑnɡ Pào别名红娘藤、倒水莲、十月红、十月莓、秧泡子、寒扭、冬寒扭、倒拔千斤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 Ser.,以根

  • 万寿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寿菊药材名称万寿菊拼音Wàn Shòu Jú别名蜂窝菊、金盏菊、臭菊花、臭芙蓉、芙蓉花来源菊科万寿菊属植物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

  • 海金沙根

    《中药大辞典》:海金沙根药材名称海金沙根拼音Hǎi Jīn Shā Gēn别名铁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

  • 白梅花

    药材名称白梅花拼音Bái Méi Huā别名绿萼梅(《纲目拾遗》),绿梅花(《药材学》)。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