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官医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即《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即催生丹,见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络脉,见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
指气血协调,运动通畅。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的,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流行,气也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作用,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失调,即可发病。《丹溪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生于头顶五处穴部位的疽。证治同透脑疽,详见该条。
臂的外侧。《素问·骨空论》:“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紫雪去黄金,见紫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