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感冒

感冒

病名。指外感风寒时令不正之气所致的表证。见《丹溪心法·中寒》。有轻重寒热之分。《证治要诀》卷二:“感冒为病,亦有风寒二证,即是伤寒外证初起之轻者,故以感冒名之。”证见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全身痰楚,恶风寒,或发热,或咳嗽,或咽痛等。治宜辛散。风寒感冒者,宜辛温解表,如荆防败毒散等方;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如银翘散等方;虚人感冒者,宜兼扶正,可用参苏饮等方。感冒为流行性者,称时行感冒,病情较一般感冒为重。详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感冒等条。感冒又称伤风。《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感冒,肺病也,……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归于肺,其症或头疼身热,轻则否,鼻必塞,兼流清涕,必恶风、恶寒,或声重,或声哑,甚者痰壅气喘,合口不开,咳嗽、咽干自汗、脉浮而缓,此外感也。”《医宗必读·伤风》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四时感冒伤风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如兼咳嗽涕唾稠粘,用参苏饮。桑菊饮、银翘散等亦可选用。

猜你喜欢

  • 针灸杂说

    见针灸四书条。

  • 推拿麻醉

    祖国医学的麻醉方法之一。又称按摩麻醉。运用推拿手法刺激穴位以达到镇痛效果,使病人能在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手术的方法。常用于拔牙、甲状腺切除、胃部分切除等手术。由于在手法操作中,多用按压一类的手法,

  • 伤寒发颐

    病名。《外科正宗》卷四:“伤寒发颐亦名汗毒。此因原受风寒,用药发散未居,日久传化为热不散,以致项之前后结肿疼痛,初起身热口渴者,用柴胡尽根汤清热解毒,患上红色热甚者,如意金黄散敷之。初起身凉不渴者,牛

  • 疠疡风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表浅癣疾。《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疠疡者……人有颈边,胸前,腋下,自然斑剥点相连,色微白而圆,亦有乌色者,亦无痛痒,谓之疠疡风。”多由风邪湿热郁于皮肤,久而不散而成。好发于颈旁、

  • 过玉书

    【介绍】:见过铸条。

  • 痟中

    古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即中消,详该条。

  • 即瞳神。详该条。

  • 听声知病

    听小儿声以辨脏腑病虚实的方法。见《幼科全书》。声悲是肝病,声笑是心病,声呼是肺病,声沉是肾病,声清是胆病,声短是小肠病,声速是胃病,声长是大肠病,声微是膀胱病。声悲慢是肝脾相克病;声速微细是胃与膀胱相

  • 豆瓣柴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 不辨三光

    古代眼科术语。系指患眼视力丧失,已无光感。《秘传眼科龙木论》:“雷头风,或呕吐,或恶心,年多,冲入眼内,致令失明,……眼前昏黑,不辨三光。”参见犹见三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