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气虚

心气虚

证名。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①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症见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又《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治以益气养血为主。②气为阳,心气虚亦作心阳虚。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灸焫(ruò 若)

    指灸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

  • 守宫

    出《尔雅》。为壁虎之别名,详该条。

  • 针刺角度

    指进针时,针体和穴位皮肤间的角度而言。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采用何种角度主要与穴位的所在部位和治疗要求有关。有时同一穴位亦可采用不同角度进行针刺。

  • 中(zhòng 众)湿

    ①指湿痹。《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参见湿痹条。②泛指外感或内伤湿邪引起的疾患,可出现皮肤顽麻,喘满,倦怠,肿胀,腰胯疼痛,肢体

  • 胃胀

    病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医醇賸义·胀》:“胃为水谷之腑,职司出纳。阴寒之气上逆,水谷不能运行,故腹满而胃痛,水谷之气腐于胃中,故鼻闻焦臭,

  • 排托

    排脓托毒之简称。详内托条。

  • 兑发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

  • 环溪草堂医案

    3卷。清·王泰林撰。柳宝诒据多种抄本选辑加按,收入《柳选四家医案》。治案分内伤杂病、伏气、暑病、外伤、妇人、小儿等三十五门。王氏审证论病细致明确,对于疑难病症多详述治疗过程。医案证方契合,以古法化裁的

  • 石钻子

    见《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为钻石风之别名,详该条。

  • 信验方

    书名。1卷,附《续信验方》1卷。清·卢荫长辑。刊于1804年。二书共收载临床各科民间验方和成方约200余首。文字简要,选方颇多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