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左归饮

左归饮

药方名称左归饮

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治肾阴不足,阴衰阳盛。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红,脉细数。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服。

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6克;血滞者,加丹皮6克;心热而躁者,加玄参6克;脾热易饥者,加芍药6克;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6克;血热妄动者,加生地6~9克;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6克;上实下虚者,加牛膝6克以导之;血虚而燥滞者,加当归6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 上马丸

    药方名称上马丸处方川乌(炮)、木香(不见火),各半两。龙骨(酥炙)、牛膝、杜仲、木瓜、当归(酒浸)、败龟板(酥炙)、自然铜(醋淬)、黄蓍(蜜炙)、白术,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清热解毒合剂

    药方名称清热解毒合剂处方元参10克,生石膏25克,板蓝根15克,儿茶5克。功能主治凉营解毒,清咽利膈,收敛去腐。主肺胃积热。用法用量制成浓缩剂型,每日1剂(50毫升),日服2次。摘录《北京中医学院东直

  • 二妙丹

    《痘疹会通》卷四:二妙丹药方名称二妙丹处方明雄黄2两,雌黄2钱,豆腐1块(4寸厚,方圆4寸)。功能主治痘疔。用法用量豆腐中掘1孔,约1寸深,将雌黄先入底下,次入雄黄于孔上,外用豆腐塞口,如有余缝,再加

  • 清热通淋汤

    药方名称清热通淋汤处方黄连6克黄柏9克 胆草6克 焦栀9克甘草梢6克车前草9克功能主治清肝泻热,利水通淋。治妊娠肝经郁热,小便黄赤,艰涩不利,解时疼痛,频数而短,面色微红,头昏耳鸣,口苦而干,烦躁不安

  • 花蛇酒

    药方名称花蛇酒别名一品花蛇酒处方白花蛇肉1条。制法白花蛇袋盛,同曲置于缸底,糯饭盖之。3-7日,取酒饮。功能主治诸风,顽痹瘫缓,挛急疼痛,恶疮疥癞。用法用量一品花蛇酒(《增补内经拾遗》卷三)。摘录《本

  • 益智粥

    药方名称益智粥处方益智仁30~50克 白茯苓30~50克 大米30~50克制法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

  • 猴头健胃灵胶囊

    药方名称猴头健胃灵胶囊处方猴头菌培养物浸膏、海螵蛸、延胡索(制)、白芍(制)、香附(制)、甘草(制)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的粉末;气芳香,味甜、微苦。炮制上六味,猴头菌培养物浸膏系取猴头菌培养物

  • 黑豆熨

    药方名称黑豆熨处方黑豆(米醋炒)。功能主治久坐卑湿,忽阴囊虚肿,气上筑。用法用量青布袋盛,熨心腹,更以椒、葱汤淋煠腰胯,厚衣盖下部,然后服诸药。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 大通青金丹

    药方名称大通青金丹处方曾青3分(螺髻者为上,研),金箔49片,丹砂(别研)1两,硫黄(研)1两,胡粉(研)1两,紫石英(研)1两,水银3分(与硫黄结砂子,研),铅霜(研)3分,铅丹(与曾青末、紫石英末

  • 和胃汤

    《临证医案医方》:和胃汤药方名称和胃汤处方谷芽15g,麦芽15g,神曲9g,焦鸡内金9g,焦山楂9g,陈皮9g,枳壳6g,苏梗6g,桔梗6g,莱菔子9g,佩兰9g,藿香6g,甘油6g。功能主治和胃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