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椿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指眼外肌。支配眼球的转动。《杂病源流犀烛》:“若风寒直灌瞳人,攻于眼带,则瞳人牵拽向下。”
证名。指两侧胁肋下疼痛。多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胁痛、胁下痛各条。
指“阳明”的涵义及其阳气旺盛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两阳”指太阳、少阳,太阳与少阳相合,阳气明盛,故称为阳明。高士宗《素问直解》:“有少阳之阳,有太阳之阳,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野芋之别名,详该条。
医论著作。3卷。恽铁樵撰。卷1首论《内经》之发源、成书、读法及总提纲;次述易理、太极、《内经》与《易经》、五行、四时及甲子;卷2为扁鹊、仓公医案及仲景《伤寒论》之研究等;卷3系对余云岫《灵素商兑》一文
病名。见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决》。凡婴儿出生后,无故啼哭不止,或夜间啼哭,多是腹痛。临床分寒实腹痛、积热腹痛、伤湿腹痛、积痛、虫痛、锁肚痛、盘肠钓痛、癥瘕痛、虚寒腹痛等。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三方。木瓜一两,炒茴香一分,炙甘草二钱,吴茱萸五钱。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苏叶十片,水煎,空腹服。治霍乱吐泻,转筋闷乱。
病症名。指咳而腹满,纳食减少者。《素问·咳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治宜异功散、通理汤、木香顺气散、七气汤加黄连、枳实等。参见咳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