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夹蛇龟

夹蛇龟

《中药大辞典》:夹蛇龟

药材名称夹蛇龟

拼音Jiá Shé Guī

别名摄龟(《尔雅》),陵龟(《尔雅》郭璞注),蠳龟(《抱朴子》),鸯龟(陶弘景),呷蛇龟(《唐本草》),啖蛇龟(《食疗本草》),克蛇龟(《浙江中药手册》),断版龟(江苏)。

出处《蜀本草》

来源为龟科动物夹蛇龟全体。春、夏、秋三季均可捕得。

原形态体长圆形,背、腹均有坚硬的鳞甲;甲长约15厘米左右。头略呈矩圆形;头顶光滑无鳞,黄绿色,头侧及眼后方有黑纹;鼓膜圆形,明显。吻端略尖,颌无齿,成角质缘;颈能伸缩。背面鳞甲黑褐色,脊棱明显;顶鳞甲狭小;脊鳞甲S枚,第2、3、4枚较大,第5枚呈扇形;肋鳞甲两侧各4枚;缘鳞甲每侧11枚;肛鳞甲2枚。腹甲长圆形,黑色,边缘黄色;腹鳞甲12枚,前后两半间有韧带相连,能活动,使甲壳闭合。尾尖短。四肢背鳞,指、趾间具蹼,并均有钩爪。

生境分部栖于山溪中。分布浙江、江苏、湖南、湖北。

功能主治治骨劳,劳热骨蒸,崩漏带下,小儿囟门不合,久疟,痔疾,瘰疬,喉蛾。

①《食疗本草》:"主女人漏下赤白崩中,小儿囟不合,破症瘕痃疟,疗五痔阴浊湿痹,女子阴隐疮及骨节中寒热,煮汁浴渍之。"

②《浙江中药手册》:"活血消肿。治单双喉蛾,瘰疬恶疮。"

③治骨结核。(江苏)

用法用量内服:酥炙或烧炭研末,1~2钱。外用:煎汤浴渍或烧灰调敷。

备注夹蛇龟为闭壳龟的一种,我国广东、广西尚产一种三棱闭壳龟,形状相似,但背甲有三条纵棱,且肛角板后缘有凹陷为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夹蛇龟

药材名称夹蛇龟

拼音Jiá Shé Guī

英文名tortoise

别名摄龟、陵龟、蠳龟、鸯龟、呷蛇龟、啖蛇龟、克蛇龟、断版龟

出处出自《蜀本草》1.《尔雅》郭璞注:(摄龟)小龟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张闭,好食蛇,江东呼为陵龟。

2.《唐本草》:鸯龟腹折,见蛇则呷而食之,荆楚之间谓呷蛇龟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龟科动物夹黄缘闭壳龟和三线闭壳龟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uora flavomarginata(Gray)2.Cuora trifasciata(Be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或活体饲养,加工成全龟炭。

原形态1.黄缘闭壳龟,背甲长127-142mm,宽92-97mm。壳高63-65mm。头部光滑无小鳞;吻端平切直下,上喙口喙明显钩曲;背甲显着拱起,边缘齐嵴棱三条,钝圆不显;颈盾较大,后面较宽,第1枚椎盾前宽后窄,第2枚反之,第3-4枚宽大于长,缘盾近方形,背面盾片均具明显的同心环。腹甲大而平胆,前后浑圆,无同心环,喉盾左右合拢时呈心形,肛盾单枚,其上有1行盾沟为肛盾长度的一半左右;甲桥不明显,无腑盾及胯盾,背腹甲及胸、腹盾片间有韧带相连,壳可完全闭合,前臂鳞片宽大,略呈覆瓦状,掌跖部具平扁大鳞,指趾间半蹼,尾甚短,背甲棕褐色,正中嵴棱蜡黄或浅褐色,腹面黑褐色,腹甲边缘及甲桥黄色,眼后有一镶黑边的柠檬黄纵纹,在枕部相连成“V”形斑,下喙正中橘红,喉部黄色,四肢背面铁灰,腹面蜡黄,尾背具黑褐色纵纹。

2.三线闭壳龟,背甲长90-165mm,宽71-112mm,高37-58mm。头较小,光滑无鳞,吻较尖钝,上喙缘稍钩曲,鼓膜小而显,背甲嵴棱3条,中央宽圆,两侧不显。颈盾窄 小,第1枚椎盾三角形,第2、3、4枚六角形,第5枚扇形,第8、9核算缘盾最大,腹甲大而平坦,前缘深圆,后缘有缺刻。背腹甲和胸、腹盾片间以韧带相连,甲壳可完全闭合。甲桥不明显,无腑盾,胯盾极小。指、趾间全蹼爪细而弯曲,尾短小。背面棕褐色,三条纵棱黑色,腹甲黑色,其边缘为黄色,甲桥有一长黑纹,头背蜡黄色,与头侧黑色地截然分明,并在眼后嵌有红褐色椭圆斑。幼龟嵴棱明显,缘盾边缘略向上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陆地。以蛞蝓蜗牛、昆虫以及植物等为食。

2.生活于山谷河流。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等地。

2.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1)黄缘闭壳龟,背甲长12-14cm,宽9-10cm,壳高6-6.5cm。背部显着找人起,边缘整齐,嵴棱3条,钝圆不显,棕褐色,正中嵴棱蜡黄或浅褐色。腹甲大而平坦,前后浑圆,无同心环,腹甲边缘及甲桥黄色。

(2)三线闭壳龟,背甲9-16cm,宽7-11cm,壳高3.5-6cm。嵴棱3条,中央宽圆,两侧不显着,棕褐色。腹甲大而平坦,前缘浑圆,后缘缺刻,黑色,边缘黄色。

化学成分黄缘闭壳龟血中含血红蛋白(hemoglobins)。

炮制将活龟整只用泥封固,放炉中四周用炭火均匀煅煨,勿开裂或泄气。煅至青烟精淡,取出冷去敲去泥,将焦黑色的龟炭研粉,过筛备用。另法:将活体入汤锅内,上覆铁盖,用泥封固。放锅于炉中四周用炭火均匀煅煨。煅至青烟精淡,取出冷去后,取龟炭研粉,过筛备用。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肺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瘰疬;脓肿; 风湿痹痛;慢性骨髓炎;骨关节结核;肥大性脊椎炎

用法用量内服:烧炭研末,3-9g。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主女人漏下赤白崩中,小儿囟不合,破症瘕痎疟,疗五痔阴浊湿痹,女子阴隐疮及骨节中寒热,煮汁浴渍之。

2.《浙江中药手册》:活血消肿。治单双喉蛾,瘰疬恶疮。

3.治骨结核。(江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杉叶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叶藻药材名称杉叶藻拼音Shān Yè Zǎo别名秦扯[藏名]来源杉叶藻科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至西北,西南及西藏。性味

  • 红升麻根

    药材名称红升麻根拼音Hónɡ Shēnɡ M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檀物异叶泽兰的根。秋、冬、春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麻,凉。功能主治解表退热复方①治感冒

  • 大画眉草

    药材名称大画眉草拼音Dà Huà Méi Cǎo别名星星草、西连画眉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

  • 覆盆子

    《中国药典》:覆盆子药材名称覆盆子拼音Fù Pén Zi英文名FRUCTUS RUBI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

  • 五指毛桃果

    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果拼音Wú Zhǐ Máo T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裂掌榕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implicissima Lour.[F.hirta Vahl var

  • 阴阳枫

    药材名称阴阳枫拼音Yīn Yánɡ Fēnɡ别名鸡爪枫、枫荷桂、鸭公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锈毛掌叶树的根或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araliopsis ferruginea (Li)Hoo

  • 山尖菜

    药材名称山尖菜拼音Shān Jiān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Hastate Cacalia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尖子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c

  • 小芸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芸木药材名称小芸木拼音Xiǎo Yún Mù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来源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 integerr

  • 麻母

    药材名称麻母拼音Má Mǔ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青海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niyida Wolff[A. ching-haiensis Shan xe K. T. Fu]

  • 海菜

    药材名称海菜拼音Hǎi Cài别名龙爪菜、水白菜、海花菜、海茄子、水青菜、水莴苣出处海菜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葶作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