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

《中国药典》:大补阴丸

药方名称大补阴丸

处方地黄120g知母(盐炒)80g黄柏(盐炒)80g龟甲(制)120g 猪脊髓160g

性状为深棕黑色的水蜜丸;味苦、微甜带涩。

炮制以上五味,熟地黄黄柏龟甲知母粉碎成粗粉,猪脊髓置沸水中略煮,除去外皮,与上述粗粉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15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同寿录》卷一:大补阴丸

药方名称大补阴丸

处方黄柏(酒炒)3两(净),知母(酒炒)3两(净),龟版(酥炙,去边)3两(净),熟地(酒蒸9次)5两,锁阳2两,甘枸杞2两,干姜(炒紫色)2两,五味子1两,白芍(酒炒)1两,天冬1两,覆盆子2两,菟丝子(酒炒)2两,于白术3两(炒),陈皮1两,牡蛎(童便煅)1两,山萸肉1两,虎胫骨1两,防己(酒洗)1两,牛膝(酒洗)1两,当归(酒洗)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精明目,补肾水,壮腰膝。主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空心炒淡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下或米汤送下。

摘录《同寿录》卷一

猜你喜欢

  • 三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三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9克(连梗叶)茯苓皮9克厚朴6克 广皮4.5克杏仁9克滑石15克功能主治治湿浊郁滞,气机不宜,脘闷,苔黄。用法用量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两次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苍术木瓜丸

    药方名称苍术木瓜丸处方苍术1斤(米泔浸5宿,切,焙干,为末),木瓜1枚(瓷碟盛,饭甑内蒸烂,去皮核)。制法取木瓜研如糊,拌苍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用黄蜡不拘多少于铫内熔,将药于蜡内拌匀,取出筛子

  • 谷神汤

    药方名称谷神汤处方谷芽4两(择减谷约取3两,净,为末,入姜汁、盐少许,作饼焙干),粉草(略炙)1两,缩砂仁1两,白术(去土,面麸炒)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启脾进食。主用法用量本方改作丸剂,名“谷

  • 蛤蚕散

    药方名称蛤蚕散处方蚕茧壳(须未出蛾者)、五倍子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口内腐烂。用法用量炙焦为末。吹口角。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 固土车水丸

    药方名称固土车水丸处方马房粪坑内马脚所常踏之处泥土马溺。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酒伤黄肿,气喘发咳,小腹肿满,臌胀。用法用量每服64丸,空心沸汤送下,以24日为度,晚服养阳济阴汤。注意白马尤佳

  • 海浮石滑石散

    药方名称海浮石滑石散处方海浮石4钱,飞滑石4钱,杏仁4钱,薄荷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亦治大人。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百部煎汤调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二

  • 柴胡羌活汤

    《症因脉治》卷一:柴胡羌活汤药方名称柴胡羌活汤处方柴胡羌活防风枳壳桔梗青皮苏梗功能主治主感冒胁痛,风邪在表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一《医方集解》:柴胡羌活汤药方名称柴胡羌活汤处方小柴胡汤

  • 千金保胎丸

    药方名称千金保胎丸处方当归(酒洗)60克川芎30克 熟地(姜汁炒)120克阿胶(蛤粉炒)60克艾叶(醋煮)砂仁(炒)15克 条芩(炒)60克 益母草60克杜仲(去粗皮,姜汁酒炒)120克白术(土炒)1

  • 飞虎散

    《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瑞竹堂经验方》:飞虎散药方名称飞虎散处方白附子香白芷荆芥穗石膏(煅,研)薄荷叶天麻川芎防风各15克两头尖30克(黑心者不用,明白者佳)苍术30克(泔浸)制法上药为极细末。功能主

  • 大枣饼

    药方名称大枣饼处方大枣2个(去皮核),斑蝥2个(焙干)。制法上为末,以熟猪油调,捏成饼,指头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贴在印堂。1宿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