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百解薯

大百解薯

药材名称大百解薯

拼音Dà Bǎi Jiě Shǔ

别名金银袋、大总管、萝卜防己大青木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wangsiensis Chun et How[A.shukangiiChunetHo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广西马兜铃木质大藤本。块根椭圆形或纺锤形,常数个相连。嫩枝有棱,密被污黄色或淡棕色长硬毛。叶柄长6-15cm,密被长硬毛;叶片厚纸质至革质,卵状心形或圆形,长11-25cm,宽9-22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心形,边全缘,嫩叶上面疏被长硬毛,成长叶两面均密被污黄色或淡棕色长硬毛,基出脉5条,网脉下面明显隆起。总状花序腋生,有花2-3朵;花梗常向下弯垂,密被污黄色或淡棕色长硬毛;小苞片钻形,密被长硬毛;花被管中部急剧弯曲,弯曲处至檐部与下部近等长而较狭,外面淡绿色,具褐色纵脉纹和纵棱,密被淡棕色长硬毛,内面无毛;檐部盘状,上面蓝紫色而有暗红色棘状突起,具网脉,外面密被棕色长硬毛,边缘浅3裂,裂片阔三角形,先端短尖,喉部近圆形,黄色,稍突出成领状;花药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裂片边缘向下延伸而翻卷,具乳头状突起。蒴果暗黄色,长圆柱形,长8-10cm,有6棱,成熟时自先端向下6瓣开裂。种子卵形。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肥大,纺锤形,长30-60cm。表面棕褐色,有时有须根或须根痕。质坚而硬,断面类白色。

化学成分根含尿囊素(allantoin),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β-谷甾醇(β-sitosterol),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酯(6-methoxydenitroaristolochic acid methyl ester)和 6-甲氧基马兜铃酸A甲酯(6-methoxyaristolochic acid A methyl ester)。块根还含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 从广西马兜铃中提取的总生物碱腹腔注射后有明显抑制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ED50为176.55mg/kg,作用持续2小时,总碱腹腔注射或脑室注射给药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对小鼠脚掌皮肤温度无明显影响。总碱镇痛作用以给药后30分钟最强,持续2小时以上,而镇痛强度随剂量加大而增强,以腹腔注射量300mg/kg的1/125(2.4mg/kg)脑室注射,其镇痛作用强度和作用时程与腹腔给药相当,表明总碱镇痛作用不是由于降低脚掌皮肤温度所致,而有中枢参与作用。纳络酮不能拮抗总碱镇痛作用,表明与脑内阿片受体无关。

2.解痉作用 总碱对离体豚鼠回肠自动收缩及乙酰胆碱和氯化钡所致的肠收缩均呈抑制作用。对临床各种疾患所致平滑肌痉挛性腹痛,止痛效果较好。

3.升白细胞作用马兜铃酸(主要为马兜铃酸A)3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6日,对环磷酰胺或60Co照射所致小鼠白细胞降低有明显升白细胞作用。在60Co照射后,皮下注射这种马兜铃酸0.5mg/kg,每日1次,连续3次,可使给药组动物脾结节数普遍比对照组多,可能是马兜铃酸可促进骨髓干细胞的分裂指数,提示马兜铃酸可促进骨髓细胞进入增殖周期。

毒性总碱按1g/k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24小时内无死亡。总碱8mg/kg给大1次肌内注射,见犬出现安静、少动、食量减少,但于10~刘4小时内恢复正常。小鼠灌服马兜铃酸(主要为马兜铃酸A)的LD50为47.87±8.25mg/kg。小鼠灌胃后活动减少,闭目,竖毛,减食,第4日开始死亡,持续12日。兔6mg/kg口服,每日1次,第3日即减食,第5日拒食,全组3只兔死亡。病理组织学检查呈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形态变化。兔1.5mg/kg口服,每日1次,第8日时3只兔中1只死亡,另2只给药第8日和停药后6日非蛋白氮(NPN)均显着升高,停药16日后恢复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肾小管上皮有变性,肾小管有管型,3只狗每日灌胃0.8mg/kg,连续35日,有减食、拒食、消瘦等,1只狗给药结束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略升高,余未见异常。

马兜铃酸A有致突变作用,Ames法试验表明,在加或不加S9时回变菌落数皆明显增加,呈量效关系。微核试验表明马兜铃酸A可使微核率升高。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心;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止血。主痉挛性胃痛;腹痛;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跌打损伤;疮痈肿毒;外伤出血;蛇咬伤;骨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1.5-3g。外用:适量,干品研末撒患处;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芥

    药材名称苦芥拼音Kǔ Jiè别名青菜、苦菜、紫苦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苦芥的基生叶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integrifolia(West.)O.E.Schulz[S

  • 野芝麻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芝麻根药材名称野芝麻根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小芝麻、小黑药来源梧桐科野芝麻根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

  • 乌豆根

    《中药大辞典》:乌豆根药材名称乌豆根拼音Wū Dòu Gēn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槐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密被棕色短软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

  • 鯆鱼

    药材名称鯆鱼拼音Pū Yú别名斑鳐、孔鳐[孔鯆]、赤虹、花尾燕魟、日本燕魟、双斑燕魟、鸢魟、鸢鲼来源鳐目鳐科斑鳐Raja kenojei H. et M.、孔鳐R. porosa Gunth

  • 破头风

    药材名称破头风拼音Pò Tóu Fēnɡ别名云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henryi Oliv.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

  • 红线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线麻药材名称红线麻拼音Hónɡ Xiàn Má别名山苎麻、红头麻、蝎子草、苛麻、大序艾麻来源荨麻科红线麻Laportea macrostachya

  • 柠檬桉

    药材名称柠檬桉拼音Nínɡ Ménɡ ān别名香桉来源桃金娘科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 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化

  • 万年蒿

    药材名称万年蒿别名白莲蒿来源菊科蒿属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用。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肝炎,阑尾炎,小儿惊风,

  • 海螵蛸

    《中国药典》:海螵蛸药材名称海螵蛸拼音Hǎi Piāo Shāo英文名ENDOCONCHA SEPIAE别名乌贼骨、墨鱼骨来源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

  • 龙骨风

    药材名称龙骨风拼音Lónɡ Gǔ Fēnɡ别名飞天蠄蟧、大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