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备要》。即茯神木,详该条。
即滋阴疏肝。以滋阴与疏肝药合用治疗肝虚气郁的方法。临床多用于胁肋窜痛,胸腹胀闷,吞酸吐苦,舌无津液,咽喉干燥,脉弦细或虚弦等肝肾阴虚,气滞不行证候。常用方如一贯煎。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简称《类聚方》,2600卷,已佚。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野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即皂角刺,详该条。
见《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为钻石风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鸡胸。详该条。
古病名。指射工毒虫侵入所致的疾患。《诸病源候论·射工候》:“江南有射工毒虫,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涧水内,……夏月在水内,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或因大雨潦时,仍逐水便流入人家,或遇道上牛马等迹内即停
伤积治法。小儿诸疾,皆由乳食无度,过于饱伤,以致不能消化,留而成滞成积。初得之时,乳食不消,并以木香丸、消积丸之类。大凡肚胀,或硬,或热,皆由内实,法当疏利。故东垣云: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