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保幼大全

猜你喜欢

  • 囟会

    经穴名。代号DU22。出《灵枢·热病》。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寸。布有额神经分支;颞浅动、静脉与额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出血,小儿惊风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

  • 老复丁

    古代养生术语。意为返老还童。《通俗编》:“急就章云,长乐无极老复丁。”《参同契》:“老翁复丁壮也。”

  • 老奴丸

    《奇效良方》卷二十一方。又名苍龙丸。木香五钱,灯心二钱,大蜘蛛七个,胡桃肉(另研)、荜澄茄、炒车前子、马蔺花(酒浸)、煅牡蛎、萆薢、韭子、木通各一两,山茱萸、补骨脂(酒浸)、桑螵蛸(酒浸)、全蝎、龙骨

  • 薏苡附子散

    《金匮要略》方。薏苡仁十五两,炮附子十枚。为末,每服一方寸匕,日三次。治寒湿而致的胸痹,平时痛缓,发时痛急。

  • 仓公当归酒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即仓公当归汤,见该条。

  • 半身不遂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半身不遂痧》:“心主血,痧毒入于血分,故易攻心,此痧症所以发昏也。若痧之慢者,冲激迟缓,未逆于心,留滞经络,或在于右,或在于左,为半身疼痛,或麻痹不仁。如此半身不遂,总因痧毒之遗

  • 心血瘀阻

    心血凝滞,脉道瘀塞的病证。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血运无力所致。亦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受寒,痰浊凝聚等而诱发。症见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牵引至臂内侧,尤以左臂为多见。病轻者痛势不剧,时作时止,重者并

  • 三阳合病

    病名。指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受邪而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 脉要精微论

    《素问》篇名。本篇较全面地论述切脉与观神察色的主要精微,故名。文中分述望、问、闻、切所搜集各种证候的临床意义,详论五脏脉象与各种病证的关系,提出四诊合参以决死生的重要性。

  • 妇女失志经闭

    病证名。指由于所愿不遂而致之经闭。《叶氏女科证治》:“妇女情欲不遂,沉思积郁,心脾气结,致伤冲任之源,而肾气日消,轻则或早或迟,重则渐成枯闭。宜服秘元煎(远志、山药、芡实、炒枣仁、白术、茯苓、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