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三。系指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即牙根。详该条。
观察小儿面部色泽变化以诊断疾病的方法。青色主风、主惊、主寒、主痛;赤色主热;黄色主湿、主饮食伤;白色主虚;黑色主寒、主痛、主中邪毒等。察色应四诊合参,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悬命,见该条。
病名。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即连珠喉风。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紫梢花,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皮色不变,但肿而头黑,形圆而小,疮口内无油,皰起掐之不破,挑之黄水出,四边赤,身有寒热。治法同疔疮。
病名。由风邪入于经脉,使经气壅塞不通所致之耳聋。《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其经脉虚,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塞不宣,故为风聋。风随气脉行于头脑,则聋而时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即癗。详该条。
书名。4卷。清·徐大椿编释,潘蔚增辑。刊于1865年。潘氏据徐大椿《伤寒类方》予以增订重辑,在此书所论各方的上栏载有相应的经潘霨、肖庭滋二氏增辑的《长沙方歌括》(陈修园撰)作为参照,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
【介绍】:隋代医生。僧人,又名释智宣。撰有《发背论》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