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斋直指方
见仁斋直指条。
见仁斋直指条。
推拿方法。即提痧。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白木耳,详该条。
出《摘元方》。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小金樱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七。又名阴包毒疮。指生于大腿内侧阴包穴之外痈。证治见大腿痈条。
书名。10卷。张骥撰。本书辑录《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为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九类,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
由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91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国传统医药界人士、科学家和卫生管理人员出席,共商发展传统医药的大计。大会诞生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症为肛边生痔,如枣大,时痛时痒,或下脓血;或肛内生小肉,上有孔窍,根蒂较小。相当于肛漏或混合痔。
见《河北中药手册》。即马蔺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