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狂越

产后狂越

病名。见戴武承《女科指南集》。狂者,狂乱而无一定;越者,乖越礼法,而失常度。指产后精神病。多因产后败血冲心,或素有痰郁,产后失血心火旺盛,火动痰凝心窍所致。若败血冲心,心无所主,症见喜笑,妄行不休,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呼,踰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涤瘀散(桃仁灵脂蒲黄木通青皮、归尾、牛膝延胡索,水煎冲朱砂一钱);若火动痰凝心窍,兼见气粗脘闷,两颊通红,作渴引饮,治宜泻火涤痰,方用紫金丹(乌犀尖、大黄胆星杏仁、瓜蒌、元明粉、海浮石、鲜首乌)。

猜你喜欢

  • 芜花丸

    ①《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芫花、大戟、甘遂、大黄各一两,青皮(汤浸)一两半。上药醋炒,再为细末,面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食前温酒送下。治妇人血分,四肢浮肿,脘腹气滞,不思饮食。②《普济本事方》

  • 羊食子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见该条。

  • 视物倒置

    证名。清·陈士铎《石室秘籙》:“视各物倒置,人又无病。”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 枳壳化滞汤

    《症因脉治》卷四方。枳壳、厚朴、神曲、陈皮、麦芽、莱菔子、砂仁。水煎服。治食积腹痛,胸腹胀满,痛不欲食。

  • 九死还魂草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 太阳腑证

    即太阳腑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一。详该条。

  • 暴厥耳聋

    病名。系指卒然发生厥证而聋,或兼肢体半身不遂。《素问·通评虚实论》:“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厥气上逆,上窍不通也,偏塞闭结,厥气下逆,下窍不通也。此内气暴薄,而为外窍之不通也”(清·张

  • 入地老鼠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 湿热内蕴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碍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

  • 封藏之本

    指肾。《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封藏,固密储藏之意。肾有储藏五脏六腑之精,供身体生长发育的机能,宜固密不宜耗泄,否则将影响身体其他脏腑以至全身的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