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石疽

下石疽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因体虚、寒邪深袭,致使血液凝结而成。发于膝盖或两侧部的石疽,形如鸡卵,坚硬如石,活动时患部疼痛,皮色不变,无红热,难消难溃,既溃难敛。治疗参见石疽条。

猜你喜欢

  • 医砭

    见慎疾刍言条。

  • 弹拨法

    推拿手法名。即拨法。见该条。

  • 橘丝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橘络,详该条。

  • 何廉臣

    【介绍】:见何炳元条。

  • 十二支

    十二地支之简称。详该条。

  • 白饮

    即米汤,以其色乳白,故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五苓散方条下:“上五味,白饮和服方寸匕。”米汤送服药散,有助胃气以行药力的作用。

  • 心血不足

    即心血虚。详该条。

  • 鹭鸶涎丸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杭州方)。细辛15克,杏仁、焦栀子、生石膏、煅蛤壳、天花粉各60克,炒牛蒡子、鹭鸶涎各90克,甘草12克,麻黄24克,青黛、射干各3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4

  • 门齿

    即门牙。详该条。

  • 猫耳朵

    见《湖南药物志》。为虎耳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