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有毒飞虫或蠕虫叮咬伤。见《疡科选粹》卷七。伤处迅速红肿痒痛,重者可伴有恶寒发热,面目肿胀。治宜二味拔毒散外敷。余参见蜈蚣咬伤条。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胎热、胎寒、胎黄、胎肥的总称。详各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介绍】:隋代养生家。字文休。撰《帝王养生要方》6卷。
【介绍】:清末外科医生。佚名,因擅刀圭术,故称。四川叙永人。生活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能行剖肠、断腕术。每有刳割,先洒喷药水,再施刀圭,使病者免除痛苦。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著《履岩本草》一书。此书为我国最早有彩图的本草专书。
气功功法。以太极命名的二十二节动功。由马礼堂创编。具有健身强脑,修残补缺,扶正祛邪等功效。功法包括无极式、太极式、两仪式、左棚式、右棚式、捋式、挤式、按式、单鞭式、云手式、搂膝拗步式、玉女穿梭式、打虎
即四气街。《灵枢·动输》:“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见气街条。
即归脾丸,见该条。
即承气养营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