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风蛇

猜你喜欢

  • 六腑以通为用

    《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指出了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举凡胃的腐熟水谷、主降浊,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泻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三焦的通调水道等,都是传而不藏的。要

  • 丹皮

    见《本草正》。为牡丹皮之简称,详该条。

  • 手腕骨脱

    病名。即腕骨脱位。见《疡医准绳》卷六。又名腕骱骨脱出。因跌扑、扭坠所伤,易发生于月骨,局部明显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重者拇、食、中指感觉异常。宜手法整复,给予固定。内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或跌打丸,用梔

  • 林褒世

    【介绍】:见林颐寿条。

  • 何洛英

    【介绍】:明代医家。汝南(今属河南)人,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因多病,志习岐黄。后因痛惜子女患痘疹夭折,乃精研诸家小儿方书,学有所成。晚年得子,复值痘疹流行,自行调治,虽数濒危险,皆应手而起,遂闻名于

  • 害蜚

    六经皮部之一,阳明皮部名。“害”古与盍、阖通用,应读作“阖”,“蜚”是阳气飞动之意。阳经以阳明为阖,故称“害蜚”。《素问·皮部论》:“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说

  • 风淫

    风气太过,成为致病的邪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又指风邪侵犯人体:“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 陈虬(qiū 求)

    【介绍】:晚清医家。原名国珍,字志三,号蛰庐。浙江温州人。(原籍乐清县)。光绪己丑年中举,曾创设医院,名“利济”,在当地负有名声。光绪二十年(1894)温州东部流行霍乱,虬试用白头翁汤治验不少。因撰《

  • 妊娠外感舌

    指孕妇外感的舌诊。妊娠妇女患外感病,轻则母体受病,重则可影响胎儿,辨证尤须慎重。《伤寒舌鑑》以面色诊察母病,以舌色诊察胎病。色泽鲜明,则母子俱安,色泽暗晦则母子俱危。面赤舌青,可能为死胎。

  • 汪省之

    【介绍】:见汪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