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伤寒》帙六方。牡丹皮、栀子仁、黄芩、大黄、麻黄各二钱半,木香五分。为粗末,水煎服。治热毒炎盛,偏身发斑,甚者发疮如豌豆。
见《集验简易良方》卷一。即蟾酥丸第六方,见蟾酥丸条。
①指肝。五脏合五行,肝属木,故名。②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指尿道外口。
经外奇穴名。出《类经图翼》。位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4寸,或于百会穴前1寸取穴。主治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见《竹林寺女科秘传》。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葱实,详该条。
见《卫生家宝》。即柿蒂汤第一方。见柿蒂汤条。
喻其作用有如掣物引提上升的治法。即升举中气。如补中益气汤之治疗气虚下陷之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虚宜掣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