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积腹痛

食积腹痛

证名。指因饮食不节,积滞不消所致的腹痛。《证治准绳·杂病》:“食积作痛,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其脉必弦或沉滑。”《寿世保元·腹痛》:“食积腹痛,其脉弦,其痛在上,以手重按愈痛。”《症因脉治》卷四:“食积腹痛之症,胸腹胀满,痛不欲食,暖气作酸。”治疗如胸胀腹痛,不能饮食,枳壳化滞汤。一条扛起,痛而欲利,承气汤。食在上脘,宜消不宜下,保和丸枳术丸热积应下,三承气汤。寒积应下,煮黄丸。亦可用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治中丸、加味平胃散丁香脾积丸等方。参见腹痛条。

猜你喜欢

  • 北寄生

    见《中药材手册》。为槲寄生之药材名,详该条。

  • 巨胜苗

    出《神农本草经》。为胡麻叶之别名,详该条。

  • 虫病似痫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指蛔虫扰及胆胃而致剑突下剧痛,伴有口噤或哭叫的证候。《幼科发挥》:“虫病乃蚘虫攻其心痛也。发则目直视,口噤不言,或大叫哭,口中流沫涎水,面色或青或白,手足强直,宜急攻之。”一般

  • 五尸丸

    《外台秘要》卷十三方。芍药、桂心各八分,吴茱萸一合,朱砂、川芎、炮乌头、干姜各四分,川椒一两,栀子仁五分,炒巴豆四十枚(胡洽方有芫花四分、野葛皮二分)。为末,炼蜜为丸,大豆大,每服三丸,日三次。治诸尸

  • 鼻交频中

    经外奇穴名。《千金翼方》:“鼻交頞中一穴……亦宜灸,然不如针。此主癫风,角弓反张,羊鸣,大风;青风,面风如虫行,卒风,多睡健忘,心中愦愦,口禁倒不识人;黄疸,急黄,八种大风,此之一穴,皆主之。”无具体

  • 伏气

    病名。又称伏气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见《注解伤寒论》)伏气之说源出《内经》。如《

  • 马兜铃藤

    见《普济方》。即天仙藤,详该条。

  • 经行环腰痛

    病证名。指经行时环腰疼痛,经后即消失的病症。多因肝郁气滞,带脉拘急。症见环腰作痛,月经量少,经行不畅,少腹急迫。治宜疏肝气、缓带脉。方用宽带汤(《傅青主女科》)加元胡、郁金、牛膝、香附。

  • 太极功

    气功功法。以太极命名的二十二节动功。由马礼堂创编。具有健身强脑,修残补缺,扶正祛邪等功效。功法包括无极式、太极式、两仪式、左棚式、右棚式、捋式、挤式、按式、单鞭式、云手式、搂膝拗步式、玉女穿梭式、打虎

  • 小儿健脾丸

    见《中药制剂手册》。人参、炙甘草、砂仁、黄连、桔梗、法半夏各30克,神曲(麸炒)、炒麦芽、炒山楂、炒扁豆、橘皮、山药、莲子各60克,白术(麸炒)、茯苓各9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服一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