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出《儒门事亲》。即疳眼。详该条。
【介绍】:见俞跗条。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医学通义》一书。
痰证之一。因阴虚火旺所致。《不居集》卷十七:“阴火痰:面有红光者,乃阴火上炎,又当用滋阴药。”方用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等。参痰证条。
病证名。①婴儿禀赋不足,感受风寒而引起的抽掣。《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子在胞胎,禀受不足,肝心经虚。其及始生,乳养无法,触冒外风,或因断脐,疮痂未敛,风邪一入,则令脏腑虚弱,经络不通,蕴结为热,盖
方书名。又名《严氏济生续方》。宋·严用和撰于1267年。8卷。本书为《济生方》的续集,包括风评治、痫评治、头评治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方论24篇,介绍作者临床应用效方90首。现存1822年的日本复刻本,复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甜瓜茎,详该条。
见虚则补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