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陆瘦燕

陆瘦燕

【生卒】:1909~1969

【介绍】:

针灸学家。本姓李,字昌,因从舅姓,改姓陆。江苏昆山人。父李培卿,针术精湛,瘦燕秉承家学,亦精是术。十八岁赴上海,并在昆、沪两处设诊,后定居沪上。建国后,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1956年执教于上海中医学院,曾任针灸系主任、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炙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科委委员、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其治学,临床配穴以脏腑虚实五行生克为依据,重视五腧穴应用及补母泻子法;讲究针刺手法,对“烧山火”与“透天凉”补泻手法曾作研究,提倡温针,审证以切按经脉与腧穴部位之皮表为其诊病特色之一。尝于1948年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附设函授班,普及针灸学,研制有针灸经络穴位模型。著有《针灸正宗》一二集(1950,1951年)、《经络学图说》(1959年)、《刺灸法汇论》(1959年)、《腧穴学概论》(1961年)、《针灸腧穴图谱》(1965年)等。

猜你喜欢

  • 厥阴

    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与少阳经互为表里。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故云“两阴交尽”(《素问·至直要大论》)。本经多血少气。因位于太阴和少阴之里,故有“厥阴为阖

  • 子悬

    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亦名妊娠胸胁胀满、妊娠胸胁支满、胎气上逆、胎上逼心。指孕后胎气上逼,出现胸膈胀满。多因平素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孕后阴亏于下,气浮于上,冲逆心胸,以致胸膈胀满,甚者胁痛。

  • 毛姑

    见《本草从新》。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 闪挫腰痛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卷三。《伤科汇纂》卷九:“挫闪者,非跌非打之伤,乃举重劳力所致也。或挫腰瘀痛,不能转侧,或手足拗闪,骨窍扭出,其伤虽属寻常,若不及时医治,失于调理,非成痼疾,即为久患也。”治宜

  • 白虎摇头

    针刺手法。出明·徐凤《金针赋》。又名赤凤摇头。其法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

  • 乱疔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即三十六丁。见该条。

  • 精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石门。见该条。

  • 柱骨

    人体骨骼名。指锁骨。古时亦名锁子骨、缺盆骨和巨骨。《医宗金鉴》:“柱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或指颈椎。《释骨》:“骨三节,植颈项者,通曰柱骨。”

  • 饶九万

    【介绍】:见饶鹏条。

  • 重楼玉钥续编

    见重楼玉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