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具名。一种浅刺皮下埋置留针的专用小型针具。常用的有颗粒式和揿钉式(即揿针)二种。颗粒式皮内针尾端如麦粒,身长有5分、1寸两种,粗细如毫针;揿钉式皮内针尾部绕成圆形,状如图钉,身长1~2分。使用时将针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痘子。因其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
指五脏失去藏守精气神的功能,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不能藏守精气神,说明其脏气衰败,功能丧失,为病情危重的表现,故“失守者死。”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即泡法。详泡条。
即炼丹。见该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翳膜下生向上,谓之逆翳。”详逆顺生翳条。
即麻黄细辛附子汤,见该条。
出《喉科秘旨》卷下。即悬壅垂之俗称,详该条。
病名。出《洞天奥旨》卷九。即阴包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