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闪挫腰痛

闪挫腰痛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卷三。《伤科汇纂》卷九:“挫闪者,非跌非打之伤,乃举重劳力所致也。或挫腰瘀痛,不能转侧,或手足拗闪,骨窍扭出,其伤虽属寻常,若不及时医治,失于调理,非成痼疾,即为久患也。”治宜针灸推拿;重者配合内服神曲酒,或五积散大黄桃仁苏木。相当于腰部组织损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参见闪腰岔气沥血腰痛条。

猜你喜欢

  • 金伤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金创。详该条。

  • 太白洋参

    见《陕西中草药》。即太白参,详该条。

  • 气瘿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多情志抑郁或水土因素所致。症为颈部生肿物,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软,随喜怒增大或缩小。治宜理气解郁,化痰软坚,健脾除湿。用四海舒郁丸,或海藻玉壶汤化裁。亦可选用碘

  • 外感燥痰

    燥痰证之一。亦称火痰。《症因脉治·外感痰症》:“燥痰之症,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欬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此外感燥痰之症也。”多因时令燥热之气干犯肺胃所致。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为主。如竹叶石膏汤、

  • 阴菌

    病名。出《景岳全书·妇人规》。阴部下脱之物如蘑菇状,称为阴菌。即阴挺。详该条。

  • 四白

    经穴名。代号ST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处。布有面神经分支,正当眶下神经处;并有面动、静脉分支及眶下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目赤痛痒,口眼歪斜,眼睑润动,头痛,目眩

  • 五泄

    五种泄泻的总称。①《难经·五十七难》:“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②《宣明论方》卷十:“五泄有溏泄、鹜泄、飧泄、濡泄、滑泄。”详各该条。

  • 利湿排石汤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金钱草30克,草薢、海金砂各15克,琥珀(冲服)1.5克,石苇、冬葵子、篇蓄、瞿麦、车前子、滑石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功能清热利湿,通淋化石。治输尿管

  • 扶阳抑阴

    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见《医门法律》卷一。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阳性畏其衰,阴性畏其盛”(《类经附翼·大宝论》),因此治

  • 月色皆浓

    病证名。见清·黄惠然《黄乔嶽眼科全集》。谓目至黄昏则视物不清,参见目常日夕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