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酒食衄

猜你喜欢

  • 医略稿

    书名。67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5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医略》87卷(每卷各论1病)旧稿中的一部分,因余卷散失,故仅刊67卷。此书论述内科疾病67种,偏重于引录历代各家学说,具有资料汇编性质。本书

  • 肿病十证

    指小儿肿病十种证候。《幼科类萃·水肿门》谓水肿古有十种论证:以短气不得卧,为心水;两胁紧痛,为肝水;大便鸭溏,为肺水;四肢苦重为脾水;腰痛足冷为肾水;口苦咽干,为胆水;下虚下实,为大肠水;腹急肢瘦,为

  • 母气

    五行学说术语。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联系。生我者为母气,如木生火,则木是火的母气。余类推。

  • 风眼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①《银海精微》:“拘急牵飕,瞳青胞白,痒而清泪,不赤不痛,是谓之风眼。”②《诸病源候论》:“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

  • 赤根疔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疮形状如赤豆,或生腋下,如鸭子大者……但见其赤,即谓之赤根疔疮。”

  • 虎口三关脉纹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指纹。详该条。

  • 桑条

    出《本草图经》。即桑枝,详该条。

  • 脾虚

    出《素问·脏气法时论》。①泛指脾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寒温不适、忧思、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所致。症见消瘦面黄、四肢乏力、纳减、食不消化、腹痛、肠鸣、便溏或泄泻、浮肿、便血、崩漏等。治

  • 薄贴

    见《千金翼方》卷二十三。①膏药之古称。考中医外科所用膏药有两型:一为布背,药厚而且大,俗称大膏药。一为纸背,药薄而且小,俗称小膏药。薄贴专指小膏药而言,多用以覆盖创面者。②广义的薄贴包括膏药、油膏及以

  • 萧赓六

    【介绍】:见萧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