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①治法。即具有宣痹、行滞、去瘀、攻下等作用的治法的通称。如通经、通阳、通脉、通乳、通便等。②通达、相通。《素问·生气通天论》:“皆通乎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

猜你喜欢

  • 妊娠小便不禁

    病证名。《女科知要》:“孕妇肾气不足,胞脏下压膀胱,不可约束,宜桑螵蛸、益智等为末,米饮调下。膀胱有热者,宜白薇,芍药为末,酒调下,或加味逍遥散。”

  • 清气分热

    清解气分热邪的方法。通常分辛凉清气及苦寒清气,各详该条。

  • 产后呕吐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因产后恶露去少,败血散于脾胃;或产后血去过多,而气独盛,以致气逆所致。败血散于脾胃者,脾受之则不能运化精微,兼见腹胀;胃受之则不能受纳水谷,而出现呕吐。同时伴有恶露下行

  • 胎前阴痒

    病证名。见《女科指归》。即妊娠阴痒。详该条。

  • 胡洽方

    见胡洽百病方条。

  • 乌泡刺叶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乌龙摆尾叶。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叶。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酸、甘,平。止血,解毒。治外伤出血,瘰疬,痈疖疮

  • 十二官

    十二个脏腑的合称,亦作十二脏。即心、肝、脾、肺、肾、膻中(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素问·灵兰秘典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 莲花蕊

    见《孙天仁集效方》。为莲须之别名,详该条。

  • 子舌胀

    病名。《儒门事亲》卷三:“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胀。”详重舌条。

  • 针经

    见灵枢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