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食盐五钱,黑铅六钱,枯白矾、枯皂矾、水银、火硝各二两。先将盐、铅熔化,入水银结成砂子另化,二矾、火硝同炒干研细,合已制好的铅汞砂子于一处细研,以不见银星为度,入罐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病名。《治疔大全》:“生于正疔之旁,其证极轻,照常治之即瘥。”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指机体一侧有病,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素问·缪刺论》指出,巨刺适于“邪客于经”的疾患,刺时“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本法与缪刺二
见《中药志》。为斑蝥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食后少顷即下利完谷。《医说》引《史记》:“思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餐泄者,史记名思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土,清气在下。升阳除湿汤。若饮食下嗌
【介绍】:见李中梓条。
即腘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名腿凹,经曰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