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榕须之别名,详该条。
见《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冲脉之气上逆的疾患。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多因饮邪内伏,肾阳虚衰,冲脉之气挟饮上逆所致。证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并伴见手足厥逆,小便难,脉沉微,或面热如醉,头晕目花等。治以敛气平冲为主。
病名。出《肘后方》卷四。即内伤,详该条。
病名。《喉科种福》卷三:“此触天行瘟疫之气,致项肿咽痛,口内喉中皆现红色,痰涎秽浊,粘连不断,吐出热气,臭气喷人,甚有颈项头面俱肿,面目俱赤,北方尤多此病,俗人呼为虾蟆瘟,又名颅鹚瘟,亦名大头瘟。乃湿
见《湖南药物志》。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蛇含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杜光庭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