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脱

血脱

病证名。出《灵枢·决气》。又名脱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脱血,冲脉病也。”《灵枢经》曰:冲脉为血之海,血海不足,则身少血色,面无精光。是名血脱。”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劳倦房室、酒食所伤,或慢性出血后,以至真阴亏损,血海空虚而成。症见面白夭然不泽头晕目花,四肢清冷,脉空虚。或兼见失血。治宜益阴补血,可用四物汤补荣汤加减四物汤等方。如见大量出血,可用独参汤参附汤。参见脱血条。

猜你喜欢

  • 医学广笔记

    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条。

  • 竹皮

    出《金匮要略》。即竹茹,详该条。

  • 螺盖翳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 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参见阳条。

  • 宿翳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依其厚薄及透明程度不同,又有冰瑕翳和云翳之分。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

  • 痫瘥而喑

    病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卷九。系指小儿发癎瘥后六七岁不能语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发瘥后,不能语者,是风痫。风痫因儿衣厚汗出、以儿乘风取凉太过,为风所伤得之。其初发之状,屈指如数,然后发瘈疭

  • 寿芝医集

    书名。清·王廷俊撰于1867年。本书辑录治案十余则,每则详述病程经过,辨析因、症、脉、治,处方附有方解,并介绍历代医家对此病症的一些分析和治验等。

  • 鼠粘根

    出《延年方》。为牛蒡根之别名,详该条。

  • 感证辑要

    书名。4卷。严鸿志辑于1920年。严氏鉴于六淫所致感证散见于各家著作,遂纂辑其精要编成本书。卷1名医通论,主要选录明、清伤寒、温病家有关辨证、治法等多方面的论述;卷2以伤寒为主,卷3以温病为主,详述各

  • 李无垢

    【介绍】:明末清初医生。字元素。钱塘(今杭州)人。南京太医院医士,公元1656年寓居嘉兴。著名文学家朱彝尊间访之。李氏撰注《本草经》,多有新义。如认为吉贝子不宜久服,娓娓数百言。朱妻病热20余日,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