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凡腰痛病有五……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因风寒着腰所致的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脚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治宜疏散
书名。10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一些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以求阐明要旨,书中删去林亿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银海精微》。又名坎廓、坎水廓、津液廓。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于肾。”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水廓即水轮也。水轮属肾,肾与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厥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参见心痛条。
病证名。指麻疹、痘疮之后,口腔溃烂的证候。见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清·吴、张氏《喉科秘旨》卷上:“痘余痧后口生疳,烂在牙龈痘毒传,若是见痧生满口,须从心胃二经参。”治宜清泻心胃二经之火。可选用清
病名。《圣济总录》作肺瘅。指饮酒伤胃吐血。《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肺疽者,或饮酒之后,毒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医钞类编》卷七:“仲景云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
①用手按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叉手自冒心。”②恍恍惚惚。《素问·气交变大论》:“郁冒蒙昧,心痛暴瘖。”③犯、冲犯。《素问·五藏生成篇》:“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书名。4卷。金·成无己撰。约刊于1156年。卷1~3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次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4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