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经失血

肾经失血

证名。指房室过度伤肾所致的失血。《不居集》卷十三:“肾经失血:肾主五液,因房劳而动血者,出于肾。”其症多伴见气喘咳嗽。或呕吐痰涎,面红,骨蒸盗汗咽干烦躁。甚者大吐大衄,失血不止,四肢厥冷,小便不利,脉微细。治宜补肾益元,肾阴亏者壮水制火,肾阳衰者益火归原。选用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汤镇阴煎等方。参见失血条。

猜你喜欢

  • 螺丕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马蹄金之别名,详该条。

  • 眉丛

    聚集的眉毛。

  • 素问灵枢合注

    书名。20卷。包括《素问》10卷,《灵枢》10卷。本书是1910年上海广益书局将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与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合编而成

  • 八段锦

    ①小儿指纹名称之一。又称八片锦。见《四诊抉微》。指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向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热;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疳积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还有

  • 蓄血

    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一作畜血。①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而致瘀热蓄结于内的病证。《血证论》:“蓄血者,或伤寒传经之邪,或温疫时气之邪,传于血室之中,致周身之血,皆为邪所招致,而蓄聚

  • 嗽唾脓痰

    证名。又名嗽吐脓痰。小儿咳嗽而咯脓痰的病证。多为感受风热邪毒,熏灼于肺,痰热内蕴,热壅血瘀,蕴酿成脓所致。可用桔梗汤,或苇茎汤加鱼腥草、红藤、银花。

  • 实脾饮

    即实脾散,见该条。

  • 山精

    出《神药经》。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

  • 疫喉失音

    病名。系患疫喉而肺经积热,火灼阴伤所致之咽喉溃烂而失音者。治宜泻火解毒、养阴润燥。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外吹冰硼散于溃烂处。忌辛辣炙煿等物。参见疫喉条。

  • 蝎螫伤

    病名。见《肘后方》卷七。伤后局部红肿剧痛;重证可用寒战、高热、牵引肢体疼痛、恶心、呕吐等。用半夏、白矾各等份为末,醋调涂;或用蜗牛,马齿苋、大蒜、胆矾等分别捣烂外搽。重证可用蝎螫方(《寿世保元》: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