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鹅不食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眼无所因起,忽然膜膜,不痛不痒,渐渐不明,久历年岁,遂至失明,令观容状,眼形不异,唯正当眼中央,小珠子里,乃有其障,作青白色,虽不辨物,犹知明暗三光,知昼知夜,如此之者,
出《药性论》。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奎条。
出《滇南本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口腔的下壁。详腭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小叶蛇总管之别名,详该条。
溺浊证之一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多由思虑太过,伤及心神所致。症见小便浑浊,或赤或白,精神恍惚,恐怖,健忘,心悸怔忡,心烦少寐,梦遗等。治宜养心安神。用瑞莲丸、加味清心饮、宁志膏、妙香散等方。
见《救荒本草》。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