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少阴病误用汗法所致的危候。《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阳亡于下,厥从下起,故称下厥;血从
见《滇南本草》。为牡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震亨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始置于政和年间,官阶正七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任者。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介绍】:见张乃修条。
见世补斋医书条。
见伤寒心镜条。
症候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①(xuàn),音义同“眩”,即眩晕之意。《素问·厥论》:“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②(shùn),音义同“瞬”,即眼球的转动,开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衄家不可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