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临泣;在足部者,称足临泣。同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
书名。2卷。清·柯琴撰。本书专论《伤寒论》方,在不同程度上结合病因、病理及脉证阐述方义及其适应症。可供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参考。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即血不归经。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跌扑而致的伤筋、损骨。《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或因乘车马,或登陟危险,误多倒扑,轻则蹉跌,筋脉蹴损,不能伸屈,甚者乃至踒折筋骨,治宜速以养血脉续筋骨之剂服之。”参见跌打损伤条。
亦称火补火泻。《灵枢·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深入,待火燃尽,灼伤皮肉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用口吹其火,使之速燃,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