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即癃闭,详该条。
《温疫论》卷上方。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当归、白芍药、生地黄、天花粉、知母。加姜、枣,水煎服。治温病下后,重亡津液,里症未尽,而表有余热者。
白苔满布,有两条灰色苔呈纵形排列的舌象。若灰苔色润,可刮净者,为脾胃虚寒挟食滞,宜温中健脾消滞。若苔干厚无津,刮之不净,为肠胃热结已实,宜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现代针灸术语。与刺激点比较而言。因其刺激部位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故称。如皮肤针、腕踝针、头针等常用这个名称。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要药分剂》。为芦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邹铉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木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