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真中风。详见该条。
病证名。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又名龟胸。即胸廓畸形突出,状如鸡胸或胸如龟背。多由于先后天均不足,脾肾亏损,骨质柔弱所致。其症多伴有体瘦神疲,息短无力,可见于成骨发育不全及佝偻病。治以培补脾肾为主,
指湿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参见湿气条。
经隧的支别络脉。《灵枢·刺节真邪》:“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
病名。多由痰火邪毒内蕴,或过食膏梁厚味、煎炒炙煿火毒上炎所致。症见咽喉肿起,疼痛难咽,两腮赤赤肿。《焦氏喉科枕秘》卷一:“缠喉风肿噤难言,左右腮边肿赤……。”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三黄凉膈散、
痰证之一。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其症痰出如稀涎。因脾虚不运而致。方用参术健脾丸。参见痰证条。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肉桂、大黄、白芍药、泽泻、炒牵牛子、炒桃仁各一分,甘草半分。为粗末,每次三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服,日二次。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滞,肿结疼痛。
【介绍】:晋代医生。生平欠详。
【介绍】:见于志宁条。
经穴名。代号BL5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痞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