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常暮昏
病证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谓至日暮则目视昏朦。属雀目,详该条。
病证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谓至日暮则目视昏朦。属雀目,详该条。
指大、小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卷十八:“大肠者,为行道传写之腑也。号监仓掾。”
见《保婴撮要》卷十五。即洪宝丹,见该条。
治法之一。①指通利大小便。如下焦湿热或津液枯燥所引起的二便不通。用榆白皮、冬葵子、郁李仁、柏子仁、滑石、火麻仁之类。②同开窍。详该条。
【介绍】:见吴嗣昌条。
证名。指手足筋脉拘挛收紧难以屈伸。出《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伤寒论大全》卷三:“四肢拘急,拘急者,手足不能自如,屈伸不便,如踡卧恶风之貌,四肢者,诸阳之本,盖因发汗亡阳,阳虚是有其证也。”《伤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多因居处潮湿,触冒风雨,邪留经络所致。症见手足瘫痪,痿弱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等。治宜祛风湿,通经络为主,可用羌活胜湿汤等方。寒气胜,宜桂枝汤加苍术、防风、羌活、独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余岩编。是一部有关我国古代疾病史料的参考书。书中将我国古代五种较早的词书和字书(包括《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及《广雅》)中的病名加以考证和解释,并与现代医学的病名作了一些对照。作者
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胁痛等症,热邪介于半表半里。治宜小柴胡汤。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