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桔梗、杏仁、防风、黄芩、栝蒌仁、知母、薄荷、枳壳、橘红、甘草。水煎服。治外感风邪伤肺,恶寒发热,咳嗽痰喘,腋下作痛,痛引缺盆,脉右寸浮紧。若口渴,加石膏、天花粉、竹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位于右下腹,当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主治急、慢性阑尾炎。直刺0.5~1寸。
出《神农本草经》。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见司牧安骥集条。
即八髎。详该条。
病证名。即萎黄。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身黄而色不润泽,但两目并不发黄的病症。详萎黄、黄胖、脱力黄条。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