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病脉

猜你喜欢

  • 燕士俊

    【介绍】: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家贫,刻苦读书,因母病故而潜心学习家藏医方,治病多效。并用所得报酬周济穷人。著有《保婴集》,未及完稿而死。

  • 徐恩恭

    【介绍】:参见苏敬条。

  • 喉中结块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多由七情郁结,气滞血瘀,痰浊凝聚所致。喉间结硬块,状如龙眼,胀塞于喉,致呼吸障碍,饮食难进。治宜解郁疏肝,消肿散结。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

  • 白筋

    推拿穴位。又名阴筋。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无名指处。性微凉,能退热。治胸膈胀满,头昏痰盛。

  • 胎前咳嗽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子嗽。详该条。

  • 气喉

    即喉。喉为气道,故名。《喉风论》:“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详喉条。

  • 耳疳

    病名。又名沍耳。《证治准绳·疡医》:“耳疳生疮臭秽,乃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时出黑臭脓。”由胃经湿热与肝经火毒相兼而成,耳中流脓色黑而腐臭。治宜清火利湿。

  • 善悲

    证名。指容易悲哀或无故悲伤之症。出《素问·风论》。又称喜悲、悲。多因肺燥,心肝血虚,心火炽盛所致。《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怒忧思源流》:“所谓善悲者,不必实有可悲之事,心中只是怏悒不快。”加味温胆汤,

  • 类经

    书名。明·张介宾撰。32卷。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内容重新调整归类,改编而成。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

  • 囊耳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疡医大全》:“耳内虚鸣,常出青脓。”即震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