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万病回春》卷四方。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生地黄(酒洗)、熟地黄(酒洗)、山药、牛膝(酒洗)、杜仲(去皮,姜酒炒)、巴戟天(酒浸,去心)、五味子、枸杞子、山茱萸(酒蒸)、茯苓、人参、木香
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从现象观察,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
见《本草纲目》。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拇指的简称。
神志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多因心气虚,精神不足所致。
见《本草纲目》。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八风之一。指从东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六畜痫之一。即狗癫。《备急千金要方》卷五:“犬痫之为病,手屈拳挛。灸两手心一壮,灸足太阳一壮,灸脑户一壮。”参见六畜痫、狗癫条。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防风、炒酸枣仁、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天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方。制香附、制苍术、藿香、防风、前胡、苏叶、薄荷叶、厚朴、草果、姜半夏、乌药、陈皮、焦麦芽、砂壳、炒枳壳、焦山楂各四两,白蔻仁、木香、茯苓、川芎、羌活、白芷、甘草各三两。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