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修本草》。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清·吴灿撰。17卷。刊于1796年。本书系撮要集录多种儿科著作而成。书中对小儿病的诊治、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
前胸部。《素问·刺热篇》:“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即白虎证似痫。详该条。
即流涎。详该条。
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五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又为二十三蒸之一。参见五蒸、二十三蒸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