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医家。曾对孟诜《食疗本草》一书的内容进行补充达八十九种。
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灵枢·经脉》:“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瘰疬之一种。①指瘰疬之并发感染者。《外科大成》卷二:“核痛红肿者名血疬。”②瘰疬之形大不移者。见清·梁希曾《疬科全书》。症为瘰疬初起仅一二核,形同覆杯,推之不动,若失治可渐增大,宜服调血化核丸。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肉苁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属瘰疬漏之类。
见《本草从新》。为脐带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赤疽、风气二疽。总由火毒蕴结而成。若初起疮顶塌陷,干焦色紫,不生脓者危重;红肿局限者轻。初宜服荆防败毒散,次服仙方活命饮消之;将溃气虚者,服托里透脓散;气实者服透脓散,外
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亦名妊娠胸胁胀满、妊娠胸胁支满、胎气上逆、胎上逼心。指孕后胎气上逼,出现胸膈胀满。多因平素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孕后阴亏于下,气浮于上,冲逆心胸,以致胸膈胀满,甚者胁痛。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即三十六丁。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