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尚药局直长

尚药局直长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正七品上。

猜你喜欢

  • 洗冤集录

    法医学著作。简称《洗冤录》又称《宋提刑洗冤集录》。宋·宋慈撰。刊于1247年。原书10余卷。明代以后只有4卷本流传,并有不少的注释本和增补本。作者在继承前代我国法医学著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反映和总结

  • 松子喉风

    病名。多由心胃火燔,邪毒上冲所致。《焦氏喉科枕秘》卷一:“形如松子,色若猪肝,口喉皆赤,张口吐物则气逆,关闭不能饮食。”治宜泻热凉膈。用三黄凉膈散加荆芥、防风、僵蚕、牛蒡子等。或待脓熟时以刀针于高肿处

  • 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柔细尖利,沉而深。

  • 蝼蛄窜

    流痰病的一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发于前臂及腕部的骨关节处。初起筋骨疼痛,进而漫肿坚硬,不红不热,常连肿数块,日久内溃窜通,穿孔较多,时流白浆,如蝼蛄窜穴,故名。并伴见面黄食少、消瘦,午后寒热交作

  • 马喉痹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多由痰毒邪火薰蒸肺系,结于咽喉所致。症见喉间肿痛色红,呼吸、吞咽不利,痰涎壅盛,气促烦热,如“马喘”之状,甚或肿连腮颊。《诸病源候论》卷三十:“马喉痹者,谓热毒之气,结于

  • 肝肾阴虚

    又称肝肾亏损。指肝阴和肾阴俱虚的病变。肝阴和肾阴互相滋生,肾阴不足可以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也会使肾阴亏损,临床所见多具有阴虚内热的病变特点。症见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遗精

  • 内三合

    气功术语。见秦仲三《气功疗法与保健》。心与意合(思想念头和意志实施一致),意与气合(以意领气),气与力合(气下降时,内脏随之松弛;气上升时,内脏随之紧缩),是谓内三合。

  • 寒剂

    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见寒能制热条。

  • 针摇

    针刺手法。即摇法。《针灸大成》十二手法之一:“凡出针三部,欲写之际,每一部摇一次……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穴开大也。”参见摇法条。

  • 五匹风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