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疡医准绳》卷四:“胫疽,发于胫名曰兔啮。”即附骨疽。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翳之色白者称白翳。详翳条。
即刺络拔罐法。详该条。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脾经积热。上腭属脾,脾气通于喉,故上腭生疮,似粟如珠,或黄或白,口中腥臭,手足怕冷,身体畏寒。”指上腭生疮,状似七星者,故名。治宜清热解毒。用凉膈散加减。吹冰硼散。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沈括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暴泄。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露蜂房,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沉翳内障。详该条。
证名。指饮食后随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多因正虚胃热所致。《证治汇补·汗病章》:“饮食汗者,因正气空虚,反为饮食慓悍之气所胜,故食入汗出。”治宜安胃汤、二甘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