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喘急

小儿喘急

病证名,指小儿呼吸迫促。喘与气急有轻重的区别,《证治准绳》:“喘则欲言不能,溢于胸臆;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耳。”凡喘急声音粗大,气急而促者,为实证,多因风寒外束,腠理壅遏,肺失宣降,气逆而喘,治详风寒喘急条。凡喘急呼吸浅而弱,精神萎靡,面色白者,为虚证,多由胎气不足,脾肺气虚所致,治宜益气健脾,用六君子汤加干姜五味

猜你喜欢

  • 黄良佑

    【介绍】:明代医家。字履祥。休宁五城(今安徽休宁)人。弃儒学医,擅长针灸,在当地闻名。撰有《麻痘秘法》、《本草类方》等书,未见刊刻。

  • 掌中

    ①手掌的中央部分。又名掌心、手心。诊察掌中可知腹中的寒痛或热痛。《灵枢·论疾诊尺》:“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②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即劳宫。见该条。

  • 水不化气

    指水液代谢障碍而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的输化和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与肺、脾、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气化功能失调,尤以肾阳虚损,以至不能维护三焦水道的通调,则水液不能蒸发化气而输布全身,

  • 亡血家

    指素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 蜘蛛拔毒法

    疔疮外治法之一。见清·过铸《增订治疔汇要》。先将疔头用瓷片刺破,寻活蜘蛛一个,越大越好,放疔上,蜘蛛自能奔赴刺破处,吸拔其毒,少时蜘蛛不动即取下,放冷水中自活。如不愈,用蜘蛛再行吸拔,或另取蜘蛛用之,

  • 小痹

    病名。指邪在孙络,随脉往来的一种痹病,因邪入未深,故称小痹。《素问·气穴论》:“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张志聪注:“小痹者,谓邪始入于皮肤,未伤筋骨。脉,谓孙络

  • 悬雍肿

    病名。又称悬痈肿。《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则热气乘于悬雍,故令或长或肿也。”

  • 王九达

    【介绍】:明代医家。字日逵,德安(今属江西)人。至吴、越间刻苦攻医,自悟心法。遇病经治辄应手而愈。撰有《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9卷(1628)。按摄生、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分

  • 芒针疗法

    是指用芒针深刺穴位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时,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刺激时如患者感觉不适,即应停针。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宜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

  • 肾气实

    证名。①指肾经邪气盛实的证候。《圣济总录》称为“肾气盛实”。《灵枢·本神》:“肾气虚则厥,实则胀。”参肾气盛条。②生理名词。指肾脏精气充实。《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