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入血室

寒入血室

病名。《东医宝鑑·内景篇三》:“寒入血室,月经不通,绕脐塞疝痛。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所以作痛,宜桂枝桃仁汤。”(桂枝赤芍、生干地黄、炙甘草桃仁生姜、太枣)。如失于治疗,则寒气益盛,腹痛愈剧,其痛如绞如切,不能睡卧,面目俱青,四肢厥冷,或冷汗如雨,脉微欲绝,病势危笃者,宜回阳救逆,急投参附汤,或独参汤之类。

猜你喜欢

  • 肚门痈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大腿后面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 赤膜下垂

    眼科病证。出《银海精微》。又名垂帘翳、垂帘膜、赤脉下垂。多由肺肝风热,脉络壅滞或椒疮失治所致。初起,黑睛上缘轮白之际有细小血丝,似帘垂向黑睛,血丝渐次向下延伸,变宽增厚,掩盖瞳神。赤丝尽头常有细小星翳

  • 体疽发

    病名。又叫竟体发。《外科启玄》卷四:“发于足太阳经。……上至肺俞,下至肝俞等五穴,左右相同,……或初发时肿上如椒子者死。”即发生于背部的范围较大的有头疽。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全身症状明显。证治见痈、疽

  • 寒证发狂

    病名。指寒痰所致的发狂。《医钞类编》卷二十:“寒证发狂得之气菀不舒,怒气不能发去,宜祛痰为主而佐以补气之药。人参、茯神、白术、法半、南星、附子、菖蒲水煎服。或加柴胡尤妙。”参见癫狂条。

  • 四气

    ①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仍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

  • 号虫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虫形如蟹,为筋肉所化,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用雷丸、雄黄等分末,掺猪肉上,炙肉食之。”供参。

  • 练睛

    病名。清·严景芬《目科捷径》:“练睛者,眼皮粘练一处,以致目睛不能转动。”参见睥肉粘轮条。

  • 咽唾

    养生术语。亦称嗽玉津。即咽下唾液,《神仙传·彭祖》:“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

  • 殳廷肃

    【介绍】:见殳珪条。

  • 刘寿山正骨经验

    书名。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编。本书根据老中医刘寿山对骨伤科疾病的经验整理而成。上篇总论正常人体的筋、骨、及手法、诊断、用具、用药等;下篇分别介绍全身各部位的骨折、脱位、伤筋及内伤四类疾病的整复手法、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