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参见吴谦条。
见修事指南条。
骨名。又名扶桑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后方,颧骨弓上方部位。
书名。6卷。清·周学海撰于1891年。作者汇集读书、临症之笔记而成。卷1证治总论;卷2形气、脉法类;卷3~4证治类,列各种病症证治;卷5方药类,审辨药物性味效用;卷6评释类,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重合于同一事物上,示阴寒之弥漫。①夜半为重阴。日为阳,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名。《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人之体温(正常或病态)多于夜半而降。②病色之重阴。古人分
指两手伏脉,详伏脉条。
见《本草纲目》。为蚕退纸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指人体受金刃、竹木、跌打等所致的损伤。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八楞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