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方法。《保赤推拿法》:“揉大指甲法,大指甲为外脾,揉之,补虚止泻。”
针灸体位名。详坐位条。
病因分类之一。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参三因条。
病证名。《喉科秘旨》卷下:“烂边舌,因脾经湿热不清。大舌边上发疳,白点而烂。”见边舌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人。撰有《药石论》一卷。
见《广西中草药》。即四方藤,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石友。平舆(在河南省东南,邻接安徽省)人。编有《医学集要》6卷(于1682年刻行),论述脉、药性等。
证名。指身体畏寒而颤抖。①多因虚寒或热郁所致。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慄癃闭。”张志聪注:民病嗌塞,振慄诸证,皆悉燥热之气而为病
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又名耳壳。参见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