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淋的别称。《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气淋者……亦曰气癃。”详气淋条。
脉学著作。一名《脉学精华》。2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论脉简要,别有见解。作者对太素脉基本上持批判态度。书末附脉案格式,是对医者在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针刺手法。出明·徐凤《金针赋》。又名赤凤摇头。其法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
出《陶隐居登真隐诀》。即牡荆沥,详该条。
即鳖甲煎丸,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吕应钟条。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蚕豆茎,详该条。
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症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治宜滋阴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