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官职称。北齐和隋代尚药局均设是职。北齐尚药局设典御2人,统管医药事宜。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天名精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脾疳。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见该条。
见《素问玄机原病式》。为茯苓之处方名,详该条。
巨,大也,巨阳与太阳同义,故《内经》亦称太阳为巨阳,见《素问·五藏生成篇》等篇章,参见“太阳”条。
指不大便。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注解伤寒论》卷五:“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参见便秘条。
治法之一。用甘淡渗湿药物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临床用于泄泻清稀、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濡等偏湿证候,常用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等。
指骨。髓藏于骨,故名。《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见《履岩本草》。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